返回列表

2024山东两会|省政协委员李可建:构建“床头驱动地头”的科学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引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4-01-29 04:41:15 |   作者: 华体会首页登录

  1月22日上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济南开幕。会上,省长周乃翔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24年抓实抓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要全力深化健康山东建设,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那么,目前山东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如何?有怎样的优势和发展前途?如何进一步促进中药产业高水平发展?据此,记者正常采访了省政协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李可建。

  李可建表示,山东是中药资源大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省拥有中药资源1906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约385万亩,总产值约244亿元,占全国产量的10%以上,金银花、丹参、西洋参、山楂等单品种药材产值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但是,山东中药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缺少像广东白云山、江西江中制药、云南白药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地头’与‘床头’实力不匹配,‘地头’强于‘床头’,‘地头’规模大,‘床头’商品市场竞争力弱,在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循环中明显供大于求,‘地头’发展后劲不足;‘地头’与‘床头’联动性差,中药新产品研制与生产没有立足于山东中药资源基础,尤其是以山东大宗道地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大品种、有品牌影响力的大健康产品缺乏,生产与消费脱节,致使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乏力。”

  “地头”和“床头”是中药产业链的两端,“地头”是始发端,指的是中药材种植养殖,是原料供应;“床头”是终末端,是指各种中药产品,最重要的包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院内中药制剂及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等,是消费产品。

  “出现这样一些问题的最终的原因就在于中药产业链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缺乏立足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有组织的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组织化、一体化程度低,企业、高校、医院等各自为战,难以同频共振。具体体现在新产品研发盲目性高,缺乏基于全产业链的系统顶层设计,中医基础研究产业导向不明确,临床应用研究核心驱动作用不突出,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建设严重断裂、碎片化特征突出,不能有效支撑、促进中药产业高水平发展”。

  基于这样一些问题,李可建建议,一是构建中医临床驱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研究模式。临床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中药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要发挥好临床对中药产业的引擎作用,首先要紧密围绕我省中医临床疗效突出、特色显著的优势病种,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术后、呼吸系统疾病等,运用大数据技术、真实世界研究、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卫生经济学等技术方法,全面系统的评价院内中药制剂、协定方、常用方等的疗效、安全性,了解其市场需求情况。以此作为临床使用依据,按照中药新药审评三结合原则(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找准中药新药研发重点方向,加强、加快、加量开展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另外,根据临床研究,尤其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情况,一方面通过多学科交叉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水平,说清楚、搞明白中药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在饮片使用及院内中药制剂、新药开发等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指导引导开展道地药材区划研究和高质量药材生产技术探讨研究,增大增强全省中药产业内循环驱动力,搞清楚种在哪里、种多少、怎么种的问题,全方面提升种养殖研究水平。

  二是打造联动共享的中医药全产业链研发高地。在国家与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立足健全中药产业链、促进中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生产企业三方共建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出台有关政策,引导鼓励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充分的发挥自身科技、人才、教育、医疗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中药企业需求、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同时也支持中药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通过在高校设立“揭榜挂帅”项目,联合组建研究团队等形式,更直接、高效地推动中药产业提质增速。另外,强化以传承促创新,着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推广中心建设,整合名老中医专家、民间知名中医、民间老药工等活态中医药经验资源,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当代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技术方法、临证方药挖掘整理开发,开展老药工鉴定、炮制、制药技术传承与开发,以厚重基础加速研发高地内涵建设。

  三是积极组建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科学技术创新团队群。团队群组建方面,要深化开展以临床为驱动核心的有组织的全产业链研究,覆盖“床头”、“地头”两端,有机融合政府引导资金、企业和事业单位配套投入、社会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资金,设立专门的中药新产品研究开发重大专项,联合中医临床评价、药效物质发现、中医基础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中药材栽培与养殖、饮片制剂生产、新药审评研发等相关单位人员组建科学技术创新团队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联合攻关。团队群机制建设方面,要全方面实施团队群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全面负责研究设计、团队群组建、人员选定、利益分配等,持续建立完整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项目双带头人或三带头人负责制,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的联动性、协同性,提升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引领山东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2024山东两会|省政协委员翟丽彬:打造特色军创双效品牌 搭建退伍军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

  2024山东两会|省政协委员董方军:用艺术活化乡村带动产业富民兴民 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冰河世纪”的浪漫、“流浪地球”的震撼 网友:“认真下雪的烟台最美!”

  2024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侯宪会:良好营商环境让我们生产经营恢复迅速 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4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王静静:产品出口到11个国家 山东营商环境改善让发展信心更足

  2024山东两会|电子产品“偷走”人们的时间 省人大代表王晓芳建议推进全民阅读 构建书香社会

  2024山东两会|省人大代表王学春:总投资19.6亿 2024年办好20个民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