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一中英语老师王楠:写作是提高英语成绩的“杀手锏”
时间: 2024-08-03 09:07:44 | 作者: 新闻中心
烟台一中英语老师王楠考前建议:英语答题,提高解题速度、思维深度广度、创新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应考品质”,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得分能力。
新高考进入最后两天倒计时,英语作为高考语数外三大主科之一,至关重要。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高考改革的号角吹响后,作为山东省首批考生,英语学科考试题型的变化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4日,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烟台日报社名师讲堂直播间请来了烟台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烟台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王楠老师,为考生详细分析新高考变化,分享宝贵的应考经验。
即听力考试和笔试分开考,听力测试已于1月8日结束,同学们大都如愿以偿取得了满分(30分)的优异成绩。去掉听力30分,其余120分值,之前的“短文改错10分”题型取消了,同时,改变了“阅读理解”原有的分数架构,试卷将原本的15道题/30分变为10道题/25分,即各个小题的分值将从2分增加至2.5分/题;书面表达(写作)分数形式均发生改变,占比增长27%。
2020年英语试卷书面表达将分为“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两部分进行考核,满分为40分,占总分值的27%。其中应用文写作15分,要求词数量在80词左右。读后续写25分,要求词数量约为150词。
读后续写”作为2020新高考英语的新增题型,它要求考生阅读所提供的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进行两段续写(共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
从“取消间接考核语言能力的短文改错,再到增加书面表达”这一变化中,我们显而易见改革后的英语学科更看重对学生语言输出这一综合能力的考查;
从考核形式来看,新题型考核的词数量比全国卷增加了1.3---1.5倍(全国卷写作部分100词,而新高考230---250词)。
在此,还有一点需要非常说明,英语试卷的阅读量和题量显然是有所增加的,但考试时间未变,仍为1小时40分钟,对于考生而言,时间紧任务重,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全国卷在命题时尤其是阅读理解题目时,更注重细节性理解,要求考生掌握基础词汇量即可。这种考查方式难度不高,对学生要求偏低,不利于区分考生的思维能力差距。新高考英语试卷中,命题方向主要倾向于多维度的考查,会适当减少细节性理解型命题,而相应增加推理判断、情感态度、逻辑关系判断等注重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类的题目,以此来判断考生知识图谱架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及驾驭力。
命题标准规定,新高考英语将围绕课程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大角度展开多领域选材,多角度设题,新高考将着重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考查学生语境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嘉 宾: 在最后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和教学策略是:兼顾双基,能力立意;专题推进,逐项突破;综合训练,整体提高。具体的实施策略为:一条主线---专题推进;两条辅线---知识巩固和综合提升。
一条主线:专题推进的具体做法为:按高考题型切块,以小专题推进为主,使用近五年高考真题,并附加上部分自选材料,按高考要求定量限时进行训练;技巧点拨和强化训练相结合,熟悉各题型设计特点,探寻处理问题的思维策略。
具体做到: ①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②培育学生的做题技巧和应试技能;③加强学生做题的规范化训练。④应试技能训练与应试心理训练并重。
在专题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从始至终坚持“读写并重的原则,通过阅读复习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能力提升。
在主攻新题型---读后续写中,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但我们大家都希望学生尤其是优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成为提高英语成绩的“杀手锏”,因为对于优生而言,他们基本能保证一卷不扣分,若想保证英语成绩140分以上甚至14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写作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老师们对学生最后阶段的写作训练没有丝毫的放松,而是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继续在写作方面得以提高。
最后,在写作输出方面,我们肯定要帮助学生规范写作,形成素养。有意识地锻炼学生限时35分钟完成一篇续写题目,从情节合理构建到语言打磨,再到最后的规范书写文章的呈现,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气呵成,形成规范的阅读写作流程。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即要让学生意识到卷面美颜的重要性,训练规范书写,否则你会失去让阅卷老师看到你文章有趣灵魂的机会。
嘉 宾:两条辅线特指知识巩固和综合提升,其中,基础知识巩固3000基础词汇。
冲刺阶段仍然不能放松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反而是要对其进行查漏补缺并强化记忆。一轮、二轮复习分别对3000考纲词汇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多维度滚动复习,但冲刺阶段仍要落实到位,查漏补缺,培养词汇的应用能力,强化基本词义、注意熟词生义、掌握重点词汇在语境中的运用等,因为词汇直接影响着单句理解、阅读速度、语篇分析及书面表达的准确度。
因此,记忆单词仍然必要,过好词汇关才会有挑战高分的资本。最后的冲刺阶段是将词汇放在句子语境中,同学们通过完成句子的形式,巩固重点词汇的变形及高频考点的词汇用法,使得词汇不脱离语境,更易于学生对词汇应用的掌握。
此外,我们也进行了易错易混淆词汇的归纳整理及高频熟词生义的整合,以便于学生在时间有限的冲刺阶段更全面、更有效地突破词汇关。
在全市组织的两次适应性考试中,学生暴露出了综合运用能力还不到位、应考心理和技巧尚有欠缺,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现状。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冲刺训练要切忌简单重复,也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大量机械重复训练。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反思,引导学生从做题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反思、巩固、消化,从而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解题技巧。
教师在讲评习题时,不能只求答案,要进行多角度设问,使学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典型高考真题试题分析,培育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需要查找存在的知识漏洞,做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训练;优化自己的做题习惯、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改变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较好地把握答题节奏、遇到难题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不足。
今晚7点,“名师讲堂”直播间特别邀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烟台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李梅老师,在这即将迈向考场的最后一刻,为考生和家长详解今年生物高考试卷的主要变化和应对策略,更为考生们能量输送,加油鼓劲!
“高考即将开始,今年的生物高考会有很大的变化。”李梅老师直接切入要点:2020年生物高考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生物以单科考试的形式代替之前的理综考试,试卷也由全国I卷改为山东省自主命题。试卷形式变化较大的两点是题干阅读量加大和不定项选择题的加入。
以李梅多年的送考经验,将在直播间分享“生物高考如何争取不丢分,多得分”?譬如:
如何规范答题?细节决定成败,如何防止稍不留神到手的高考分数白白溜走或者丢失?
考前最后一天,如何避免压力过大?建议同学们要学会自我减压,解除自身过重的思想负担,要充满自信,相信自身多年的刻苦学习和高三的拼搏努力,相信老师的倾心指导和细致讲解,同学们已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可完全从容地参加高考。
尽量做到“平时高考化,高考平时化”,最终做到在真正的高考当中从容不迫、轻装上阵。
高考本身就是一场知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尤其是,在今年高考延期一个月的情况下,面对残酷而激烈的竞争,考生精神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是正常的。为避免压力过大,李梅建议同学们要调整睡眠,把生物钟调向高考日。切忌熬夜,也不用刻意提前休息。 饮食上要清淡,不要忽然进补或者过于油腻。
“名师讲堂”由“报考一起走”合作播出。有数据,有方法,两本书,一张卡,权威指导,志愿无忧!
“报考一起走”的目标就是为考生找到符合报考的大学,适合就读的专业,适合奋斗的行业。今年,特别针对山东省高考改革3+3选科后的首年高考,编撰《高考报考专业指南》《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南》《高中生选科指南》等系列图书;教考生和家长如何用“查字典”的形式,报院校、选专业;用独特的编写思路,从“行业”的角度,为考生详细地理解阅读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行业的用人要求及个人如何做生涯规划等,打开了考生的视野,精准地确定未来的目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