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海外防骗技能汇总!疫后开学必看!
时间: 2024-01-25 13:33:34 | 作者: 新闻中心
9月马上就要来临,目前很多同学也慢慢的开始踏上留学之路,而海外也是有很多针对留学生的骗局,一定要注意财产安全。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海外近年来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行骗手段,希望留学生们能大大的提升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这种诈骗分子有国人也有外国人。国人一般是冒充国内的公检法、领事馆、银行等。如果是外国人的话,一般是冒充警察、海关人员、移民局、税局、银行等。这些诈骗分子很有一定的概率会通过软件,将来电显示号码改为相应单位的号码。
诈骗分子一般冒充国内法院、检察院、警察或者领馆工作人员,说你涉嫌“洗钱”、“诈骗”等刑事犯罪,可能会被抓坐牢或者被遣返回国,要求转保证金或者按照电话指示去做。
如果是中文的,十有八九人家已经知道了你的个人隐私信息,所以不要被对方说出你的个人隐私信息所吓唬到。
诈骗分子一样冒充领馆、海关、警察等人员,根据接听人的特点,不直接从其处骗取钱财,而是强调案情保密,通过恐吓等手段操控受害人暂时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的一切联系,之后致电当事人亲友,谎称学生被绑架索要赎金。亲友在无法联系上学生后,便信以为真,将赎金汇入诈骗分子的银行账户。
如果被查到偷税漏税是挺麻烦的。因此有些骗子会冒充税局的(IRS),说你漏税,让你马上联系XXX 警官。这类的一般都是印度式的英语打来的电话(没有歧视,只是基本这类诈骗,确实都是操着印度英语口音的人在操作)。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FBI也会打电话给你吧,而且是用着印度式英语来让你配合一宗洗钱或者刑事的调查,需要你交罚款要不然就马上来抓你。遇到印式英语,还说自己是FBI,还要恐吓你的,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有帅哥/美女加你好友,并跟你聊天,最后主动邀请你视频聊天,甚至还进行邀约。千万绝对不能上钩!你衣服一脱,噩梦就开始了。骗子会拿这一个视频不断对你进行敲诈勒索。
有很多看起来背景非常好的人,会主动跟你打招呼,并说会给你推荐工作;或者就说是公司在招人,主动说你符合公司的条件,想约你面试(虽然有些是真实的,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这类信息大部分是假的)。
到最后,一般会让你交deposit或者让你买保险,再或者让你投资一些假的打理财产的产品。还有一种,LinkedIn上做传销的,会热情的邀请你去参加他们的讲座或者说明会,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让你投入多少钱加入他们的传销组织。
上面卖二手东西或者租房的,看到特别便宜的东西或者房子就要注意了,这种一般是要骗你的deposit。还有一种,自己在Craigslist卖东西或者租房子时,骗子会假装跟你买,然后给你汇出一张超过租金的支票,让你把多余的钱转回给他。
这类支票一般是空头或者假支票,即使你已经兑换了支票,银行审查后是可以撤回这笔钱的(国内很多学生会以为钱到账后就可以,这点一定要注意)。
邮件类的诈骗,主要是通知你获得什么奖项或者获得奖学金,或者提供一个待遇丰厚的工作机会,让你登陆网站去填写个人隐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所以收到奖学金或者工作offer的邮件时,不要光顾着开心了,先想想你有没有申请过(学校的奖学金通常要自己申请)。这些诈骗分子,用的邮箱后缀名会跟真的机构、学校后缀名很像,不认真看会很容易信以为线、微信、QQ群
每个学生都会加入到各种中国学生的群,里面经常会混进一些骗子。这里面骗的就五花八门了,有特价机票、代写作业、文、人民币换汇、代缴学费、发送病毒链接等。
使用信用卡时,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密码,大额支付时才会需要查看ID。很多骗子会通过网上、或者你在实体店(一般是小商店)购买东西时偷窃你的信用卡信息,只要有你的卡号、姓名、失效日期、安全码,骗子就可以轻易的刷你的卡。所以信用卡信息不能随便透露给别人,刷卡支付时不要让你的信用卡离开你的视线
不要“贪”,不要“怕”。不要贪便宜、不要贪便利、不要贪色,不要怕恐吓、不要怕未经确认的事。
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也不会直接参与处理公民财物,包括处理资金账户、信用卡、邮件包裹等事宜。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3.
国内公检法等机关按程序办案,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4.
如有任何电话要求当事人切断与亲友的联系,或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做处理。即便紧急状况下驻外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要求提供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5.
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在LinkedIn 和Facebook上不要留自己的电话和住址;在不了解的网站莫轻易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如果来电人向你索要钱或询问个人隐私信息,要先确认对方的实际身份;外出消费,刷卡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你的视线.利用网络做调查。利用互联网使用关键词“evaluate”、“complaint”、或“fraud”搜索该公司或产品的名字,也可以直接搜索该手机号或者邮箱,看看是否有人举报其为诈骗电线.跟父母也沟通下国外的诈骗信息,把自己在国外的1-2个好友的联系方式给到父母,如果联系不到自己,让父母也能联系自己好友确认。
10.如果发现受骗或听到家人被骗,要立即向警方报案,联系报告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